问题一:教师在记录时,有为记录而记录的现象。
在记录时教师总想找到幼儿的一些“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没有发现时就无事可记了。但为了完成任务还是要硬着头皮写。我们应该本着对幼儿负责,对自己的记录负责的态度,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
问题二:教师对记录资料的价值认识和运用不够。对记录的原始资料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幼儿的个性及发展阶段;②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调整课程的发展方向,③针对幼儿个别差异 在教学上做某方面的改进,④与家长一起分享资料,全面了解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活动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使这些宝贵的资料白白浪费。如果把它充分利用到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问题三:教师在记录时如何与幼儿互动的问题。
教师很难做到边记录,边与幼儿一起活动,专门让一个教师在旁做记录又是不现实的。与一部分幼儿记录就无法顾及到其他幼儿的活动情况,而且总是在那里做记录,幼儿会觉得教师突然变得陌生了,活动起来也不自然。这个问题是目前教师感到最困难的事情。
问题四:记录时人员分配,资源分配、时间分配等问题。
可以制作一张表格,把每个小朋友的情况写上去,不同时间段的表现,做了什么事情的奖励什么的都写上去,就一目了然了
雨越下越大,旁边的树木被强风刮得东倒西歪,路边的垂柳像一个个美丽的仙女在风中起劲的翩翩。路上的行人撑着五颜六色的阳伞在雨中急匆匆的走着,来往的车子也比平时快了许多。
夏天的雨短而急,不一会便停了。我高兴的跑下楼,呼吸刚下过雨的清新空气,花叶上挂着一滴滴晶莹剔透的小雨珠,如果把水晶放进去,一定不知道那颗是水珠,那粒是水晶。
A.观察者在观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观察计划、观察内容和记录方式等,并对观察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B.对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以排除偶然性因素
C.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的状态,减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
D.观察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客观,既要记录行为本身,又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必要时可借助表格、录音和录像等辅助手段
1、应以简单重复的手上动作为基础,舞蹈歌曲节奏感强。幼儿手上动作简单,如拍手、点头、叉腰等
2度~14度,小孩子要穿内衣,外面再穿一个加绒的衣服。里面还可以再加一件小背心。因为这样的温度一点也不高啦,孩子容易感冒。
裤子也要穿一件,秋裤外面穿一件加绒的外裤。
要给孩子穿厚一点的棉袜子,再穿厚一点的鞋子。鞋子可以不穿棉鞋。只要把脚面全都盖起来就好了。
凸透镜问题当u=2f时,将观察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 1/f=1/u+1/v u=2f v=2f 凸透镜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答:在1时到2时之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垂直。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钟面上,时针每分钟旋转0.5度,分针每分钟旋转6度,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因此在一小时内时针和分针会有两次相互垂直。1时整时,时针在数字1处,分针在数字12处,它们之间的一个比较小夹角是30度。设经过t分钟,时针和分针相互垂直,则有方程式(1)6度/分钟*t分钟—30度—0.5度/分钟*t分钟=90度,解得,t=21.8181分钟;(2)6度/分钟*t分钟—30度—0.5度/分钟*t分钟=270度,解得t=54.5454分钟。
所以,在1时到2时之间,在1时21.8181分钟和1时54.5454分钟时,时针和分针相互垂直。
我们在观察大树时是按照从什么到什么的顺序进行的?
答: 从远到近,从下往上,由整体到局部。
(1)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达液面破裂;
(2)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并且需要不断加热,因此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3)因为水的沸点还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当实验时,发现水的沸点并不是课本上沸点表中写的100℃,原因是实验时的大气压不是1标准大气压.故答案为:(1)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
(2)水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
(3)实验时的大气压不是1标准大气压.
鄂ICP备2020020502号-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