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早教

以学生为本的九大教学原则?

2024-08-16 19:35:04人气:233编辑:娅鹤

1.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3.巩固性原则

知识迁移运用的基础是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4.循序渐进原则

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就应当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进行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学习要求,促进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贯彻这一原则,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然后坚持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师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教学中还要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联系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

7.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又称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8.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进度实施和教学内容安排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宜超前,也不宜滞后。教育进程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吻合,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益。

9.信心激励原则(又称信心教育法)

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成长、提升学习内驱力的重要因素。这一原则的有效应用,能极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助推其走向成功。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访问电脑版 | 返回首页 | 育儿吧

鄂ICP备2020020502号-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