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最近身体不太好,需要调理,所以我从网上和报纸上搜集了很多的保健知识,您每天应该这样吃:每天应吃500克以上的蔬菜,200克以上的水果,肉类每天只吃120克;多吃点鱼肉和豆类比如豆腐和鲈鱼等优质蛋白。炒菜的时候要少放点油,适当吃些白色肉(鸡,鸭,鹅),动物体型越细,蛋白质越好,可适当吃小鱼,小虾,鸡,鸭;每餐只吃八成饱.总之饮食结构应该是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热量,低盐,低糖,高维生素,和多纤维素。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肥胖症及各种慢疾病性。,XX,我相信您只要坚持不懈,养成合理饮食习惯,戒烟少酒,保持适量的运动,你一定会健康长寿的!
1.健康成年人每天应食用谷薯类250-400克,蔬菜水果300-500克,动物性食物(肉、禽、鱼、蛋等)200克,牛奶300毫升,豆类50克及适量的食用植物油。按照早、中、晚热量各占30%、40%、30%的比例合理分配全天的食量,不能饱一顿饥一顿,也不能偏食。
2.主要为人体提供热量的食物为碳水化合物,也即是我们常说的糖类,包括:米、面、糙米、杂粮、马铃薯等。所以三餐不要忽略了吃主食。适当的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能调节人体生理活动,人体的免疫功能的维护需要蛋白质的参与,肉、蛋、奶、豆类及豆制品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3.补充抗氧化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有效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抵抗病菌入侵)。猕猴桃,柑橘类水果(橙、柠檬、柚子等),红色水果(草莓、杨梅、山楂等),新鲜蔬菜(白菜、西红柿、青椒等)等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
4.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取微量元素可以调节、改善体内的酸碱平衡,它包括钙、镁、磷、钾、钠、氯、铁、锌、硒等,广泛存在于肉类、鱼类、奶制品、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中。铁的最好来源是动物血液、肝脏、红肉类、等。
是怎么吃最健康,是什么时候吃最健康,最后,才到吃什么最健康,当然是吃农村的土鸡土鸭和自家青菜 最健康,现在的鸡鸭鱼 青菜萝卜 苹果西瓜, 有哪些不是激素催出来的,青菜的除了激素,还有很多农药。 俗话说买菜要买有虫洞的,没农药。
第一是全面平衡,即样样都吃,不挑食,不偏食。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达到平衡膳食之目的。食物按其成份可分成五类,第一类是谷类、薯类,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是中国膳食的主要热能来源。第二类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禽、蛋、鱼、乳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以及必需脂肪酸。第三类为大豆及其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第四类为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 卜素。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脂、各种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热能和必需脂肪酸。营养学家建议: 1.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以提高膳食蛋白质数量和质量,但要防止过剩。 2.改变以猪肉为主的动物性食物结构,增加鸡和鸭等禽类、水产品和乳类的摄入量,防止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过剩。 3.增加大豆制品的摄入量,以改善膳食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 4.稳定粮食的摄入量,保持我国 “五谷为养”的优良传统,但要限制蔗糖摄入量,防止热量摄入过多。 5.保证蔬菜摄入量,最好每人每天能摄入各种蔬菜 500克左右,以确保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来源。 6.食用菌应纳入膳食结构,因其所含蛋白质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含多种微量元素,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饮食应多样,不能偏食。老年人要注意多进食豆及豆制品、乳类、瘦肉、虾皮、蛋类、海带和蔬菜。不要吃得太咸、太甜,平均每天盐摄入量为 10克 (高血压病人5克)。偏食可导致与多种营养有关的疾病,如果摄入过多动物脂肪、盐和糖、而缺少新鲜蔬菜和水果,常常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选择食物时,应注意新鲜度,一次烹调尽可能一天内吃完,少吃隔夜菜,即使有了冰箱也不例外。粮食干果注意贮存,以免霉变,选购包装熟食时,应注意包装袋上的保存期和出厂期。 保持中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能来源以粮食为主的特点,避免西方国家膳食模式所带来的脂肪过多和热能太高的弊端。 第二是适量。太胖或太瘦都不利于健康。既往养生经验提出 “食不过饱”的主张,其目的就是要使饮食适度,饥饱适当,热能和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与消耗相适应,避免过胖或消瘦。经常称量体重是衡量饮食是否适度的常用方法。 第三是三餐要合理。要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切忌暴饮暴食,提倡不吃或少吃零食。一日三餐中每餐的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天总热能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较为合适。 有人试验,每天早上一次摄入 2000卡热量的食物,对体重影响不大;而晚上摄入这么多热量的食物,就会增加体重。还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两组人进食同样的食品,一组早晨 7点钟进食;另一组下午五点半进食 (每人每天仅吃一顿),结果早晨进食人体重普遍下降,而下午五点半进食的人体重却不断上升。另外,科学家还发现,进餐次数和进餐时间对血清胆固醇水平有很大影响,多餐次可使血清胆固醇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样量的胆固醇食物,分 8次进餐血胆固醇水平比3次进餐低;6餐比1餐更低。而目前日常生活中,白天忙于工作,早餐、中餐马虎,晚上全家团聚,餐桌上鸡、鸭、鱼、肉、蛋样样俱全,一天中70%热量摄入集中在晚饭,使血脂猛升,导致血管硬化和冠心病。另外,人过中年,机体处理糖的能力降低,表现为糖耐量下降,热量过分集中在晚饭摄入,易诱发糖尿病。据调查,40岁以前,糖尿病少见,40岁以后,几乎每增加 10岁,糖尿病发病率增加10%左右。调查还发现,城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民,这一结果与城市居民 “早饭吃得少,中饭吃不好,晚饭酒菜饱”的不良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所以,国内外营养学家提倡:满足早餐,吃好午餐,节制晚餐,确实是项很重要的保健措施。 第四是夜点心不能吃得太油、太饱。俗话讲 “美食不可多吃,贪食使人生病”,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暴饮暴食,特别是吃了大量肥肉、排骨、肥鸡、肥鸭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尤其是吃完夜点心忙着上床睡觉,促使人体内胰腺外分泌过于活跃,胰液外溢;同时,暴饮暴食后会使胃、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和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引起急性出血性环死性胰腺炎。病人常因剧烈疼痛而休克,个别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逢年过节,婚丧喜事,不能贪食,平时饮食也应节制,吃饭后要适当活动,尤其是夜点心吃了最好休息一下再睡,防止意外。
鄂ICP备2020020502号-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