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
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也就是说,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其基本特征是: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皮亚杰将这一结构称为道德的实在论。
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 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皮亚杰与英海尔德在谈到这个时期的儿童特点时说:“道德实在主义引向客观的责任观,历而对一种行为的评定是看它符合法律的程度,而不管是出于恶意的动机违反这个原则,还是动机好却无意违反了规则。例如,儿童在理解不准撒谎的社会价值之前很外(因为缺乏充分的社会化),在对有意的欺骗与游戏或纯粹的愿望有失真实区别之前,成人就告诉他们不要撒谎。结果说真话就成了儿童主观人格之外的东西,并引起了道德实在论和客观责任观,从而使儿童认为一切诺言的严重性似乎并不是看有意欺骗的程度,而是看实际上跟真实性相差的程度。”
第四,赞成来历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在道德实在论的儿童看来,惩罚就是一种报应,目的是使过失者遭遇跟他所犯的过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手段。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
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德主观论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规则不再被当作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
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12岁的儿童都认为,那些由积极和动机支配但损失较大的儿童,比起怀有不良动机而只造成小损失的儿童要好些。由于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因而在惩罚时能注意照顾弱者或年幼者。
第三,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第四,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达到自律性道德阶段的儿童,在游戏时不再受年长者的约束,能与同年龄儿童平等地参加游戏,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场与对方的立场,共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独立举行游戏比赛。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进行判断,他们只注意行动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面人的命令或规定。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后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客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属于自律水平的道德。皮亚杰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水平,儿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
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亚杰认为,当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或非的单纯的规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的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皮亚杰认为公正观念是一种高级的平等关系,这种道德观念已经能够从内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礼仪的起源时期;
2,礼仪的萌芽时期;
3,礼仪的形成时期;
4,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
5,礼仪的强化和衰落时期;
6,现代礼仪时期。
0~3岁是婴幼儿生理、心理的高速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包含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意志特征等诸多方面,家长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长密码”,才能真正的科学育儿,让孩子获得高品质发展。
1、感知觉能力发展
(1)感觉发展
新生儿最早出现的皮肤感觉,如触觉、痛觉、温度感觉等,然后初步出现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
(2)知觉能力的发展
婴幼儿在伴随的时候能较好的完成手眼协调的动作,比如操纵、摆弄物品等,这都是利用知觉能力来综合认识物品的属性。
2、记忆能力发展
5~6个月的时候孩子能认识并记住自己的妈妈,但是保持的时间还比较短;
1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认识事物的增多,会记住越来越多的东西,但这是的记忆是无意识的,缺乏明确目的性。
2岁左右,能够有意识回忆以前的事情,但是这种能力还比较弱。
要知道3岁之前,孩子是有记忆的,只是这种记忆大多是无意识的,日后会规划到潜在记忆中,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啥也不知道……
3、思维能力发展
思维能力从发生到发展、成熟大约需要18~20年的时间。
0~1岁,为婴幼儿思维方式的准备事情,凭借手摸、体触、口尝、眼见耳闻等能力,开始产生萌芽状态的思维方式。
孩子吃手也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必然过程,所以在冬季尽量在宝宝的手上涂抹天然无添加的宝宝面霜,建议松达婴儿山茶油霜,以“能吃的宝宝面霜”闻名,即便吃到嘴里也没有关系。
1~3岁是婴幼儿拥有了低级思维形式,即感知动物思维,又称知觉行动思维。这时候婴幼儿只有在摆弄具体事物的时候才能思考。
3岁左右在感知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期具体形象思维,3~6岁思维活动逐渐占有主导地位。孩子会对角色扮演、游戏、画画表现浓烈的兴趣。
4、想象能力的发展
1~2岁联系能力比较差,主要是一些日常生活的模仿,比如哄娃娃睡觉,喂娃娃吃东西。
3岁左右随着语言和经验的发展,已经能形成简单主题,比如喜欢角色扮演,扮演医生对打针画面进行模仿。
5、注意力特征变化
3个月左右的婴儿可以较为集中的注意某个比较感兴趣的新鲜事物。5~6个月的时候能稳定地注视某一物体,只是维持时间较短。
1~3岁无意注意迅速发展。1岁半能集中注意5~8分钟;1岁9个月能集中注意8~10分钟,2岁能集中注意1-~12分钟,2岁半能集中注意10~20分钟。
所以当孩子集中注意摆弄某个物件或者玩耍时,作为家长不要经常打扰,否则会阻碍孩子注意力发展。
6、人际交往关系
婴儿的人际交往关系首先是亲子关系,其次是玩伴关系,再次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群体关系。0到3岁的孩子主要发生的是亲子关系和玩伴关系。
1岁前主要依赖亲子关系,家长可以在宝宝洗澡后,在自己双手上涂抹适量松达婴儿护肤山茶油给宝宝做一个美美的抚触,可以增进亲子间情感交流。1岁以后开始向往一对一的玩伴关系。
7、自我意识发展
1岁的时候逐渐认识到自我,到3岁左右能逐渐把握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自我。
在这一发展阶段内,孩子会对自己的物品更为在意,千万不要强迫孩子进行玩具分享。
8、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出生1~2天内,会出现痛、厌恶、微笑反应。
出生7天后开始有了兴趣反应。
3~6周有愉快的反应,遇到熟悉的面孔会微笑。
4~8周会愤怒,经常出现在4~6个月的时候,比如行动受阻就会大哭咆哮等。
8~12周会有悲伤情感,经常出现在5~7个月与熟悉亲人分离时。
3~4个月会出现惧怕,主要出现在7~9个月接触陌生人时。
6~9个月最早出现惊奇,11~13个月最早出现害羞。
9、意志力发展
1岁前孩子会产生一些不随意运动。
1到3岁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要做什么,禁止做什么,2到3岁的时候孩子就产生了意志力萌芽,可以控制自己的一些简单行为,比如坐下等待开饭,等热水稍微凉一些再喝。
10、气质特征
人的气质既有先天因素也和后天环境相关,相应的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良好气质特征的发展。
11、语言发展
0~1岁为语言发生期,开始咿咿呀呀学语,开始听懂别人说话,自己开始说话。
1~3岁为语言的初步发展期,包括词汇发展、句式掌握和口语表达等。
12、动作能力发展期
婴幼儿第一年是动作能力的告诉发展期,包括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动作发展是先从整体再到分化动作,最开始是全身的笼统动作,然后是局部的准确、专门化动作。
先上部动作再到下部动作,即先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爬、站立行走。
先大肌肉再到小肌肉动作,即先头部、躯体、四肢,再到灵巧的小手及准确的视觉动作。
0到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智力发展与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家长只有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企业发展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1) 在创业期,企业组织和流程不正规,但大家高度团结,创业的核心人物能够对每个人施加影响,因此效率很高,企业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和产品的创新。2) 在成长期,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由单一产品转向多个产品线;人员大量增加,跨部门的协调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复杂和困难;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组织均衡成长和跨部门协同。3) 在成熟期,由于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渐渐淡薄,企业组织和流程的僵化日趋严重,流程运作困难,效率低下;大部分企业由此走向衰落,也有极少数企业经过剧烈的业务变革,进入持续发展期,实现永续经营的追求。
煤炭自燃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①潜伏期;②自热期;②燃烧期 自燃潜伏期煤体温度的变化不明显,煤的氧化进程十分平稳缓慢,然而它确实在发生变化,不仅煤的重量略有增加,着火点温度降低,而且氧化性被活化。它的长短取决于煤的自燃倾向性的强弱和外部条件。 经过这个潜伏期之后,煤的氧化速度增加,不稳定的氧化物分解成水(H20)、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温继续升高,超过自热的临界温度(60~80℃),煤温上升急剧加速,氧化进程加快,开始出现煤的干馏,产生芳香族的碳氢化合物(CxHy)、氢(H2)、更多的一氧化碳(CO)等可燃气体,这个阶段为自热期。 临界温度也称自热温度,是能使煤自发燃烧的最低温度。一旦达到了该温度点,煤氧化的产热与煤所在环境的散热就失去了平衡,即产热量将高于散热量,就会导致煤与环境温度的上升,从而又加速了煤的氧化速度并又产生更多的热量,直至煤自燃起来,即进入燃烧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
所谓高质量发展阶段,核心要求就是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彻底改变过去主要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的粗放式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产品库存,杠杆增加、风险加大、效益低下、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竞争力提升。高质量发展阶段将展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第一,经济增速从过去9%左右的高速增长逐步下降到目前6%左右的增长。第二,必须向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增长的模式转变。第三,加快推进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化改革。
唐代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逐渐完成了诗歌声律化过程,奠定了中国诗歌中律诗的形式。使唐代诗歌呈现出自己的面貌。经过他们的努力,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的奢靡走向社会的大众生活,风格也从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初唐最杰出的诗人是陈子昂,他主张恢复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良传统。陈子昂的诗歌刚健朴素,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这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 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岑参以写边塞诗 见长,高适的诗歌较能反映民间的疾苦。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 和“诗圣”杜甫。他们的诗歌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另外白居易努力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通俗、流畅,生动感人,因而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李贺是一个短命的诗人,只活了二十余年,他生活穷困潦倒,仕途不顺,但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较浓厚的唯美倾向、伤感情绪。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是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活跃的时代。杜牧的诗歌将清新与冷峻熔为一炉,这非常适合他在诗歌中表达政治抱负和激情。李商隐则以精心的结构,瑰丽的语言,沉郁的风格,体现出自己在仕途上历尽的坎坷,诗歌常流露出伤感的情调。他著名的《无题》诗究竟是爱情之作,还是隐喻政治内容,中国诗歌评论界至今还有争论。
拓展资料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第一阶段, 石墨的诞生:此时的“石墨铅笔棒”还处于仅仅满足可以书写的原始阶段;1564年,在英格兰一个叫巴罗代尔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矿物石墨。
很快,当地的一些牧羊人发现,可以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
受此启发,人们把石墨块切成小条拿来写字和绘画。但石墨条很容易弄脏手,而且容易折断。
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尔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先把石墨矿石研磨成粉末,用水冲洗去杂质,获得纯净的石墨粉;接着,他又在石墨粉中掺入硫磺、锑、松香等物质;然后再将这种混合物加热凝固,并压制成笔的形状,这是铅笔最早的雏形。
第二阶段, 木制笔杆的诞生:经历百年的发展后,此时的“铅笔”进入了其自身演变的初级阶段,木制铅笔杆的出现,成为“铅笔”的半成品,市场上主要为此类铅笔杆,使用者需要经过再次削制才能使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孔德发明的“铅笔”实际上还只是铅笔芯。给铅笔芯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1812年,美国一名叫威廉门罗的木匠完成的。
门罗发明的机械可以切割出长5至18厘米的标准化细木条,并能在细木条中间挖出一条刚好适合铅笔芯的凹槽。
将铅笔芯放入槽内,再把两条木条对紧、粘合,这就制成了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铅笔杆。
直到今天,这仍是制造普通笔杆的标准流程。
第三阶段,带帽铅笔的诞生:随着铅笔的大量使用,传统铅笔杆的一系列问题也暴露无遗,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烦恼,例如:使用不卫生、笔尖易折断、不易携带等,都给铅笔行业的进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带帽铅笔的出现则解决现代铅笔行业在产品创新上所遇到的发展瓶颈。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
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
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
硬摇滚(Hard Rock)
重金属(Heavy Metal)
金属(Metal)
酸性摇滚(Acid Rock)
艺术摇滚(Art Rock)
朋克摇滚
硬摇滚(Hard Rock)
轻柔摇滚(Soft Rock)
流民谣摇滚(Folk Rock)
非主流摇滚
山地摇滚(Rockabilly)
雷鬼(Reggae)
鄂ICP备2020020502号-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