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总是对宝宝的健康格外关注,却又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对于那些传遍母婴圈的“必知”和“禁忌”,往往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乐此不疲地口口相传。但是,哪怕是一些广为流传的母婴常识,也有可能是坑人的“陷阱”,被忽悠骗钱是小事,万一有损孩子的身体健康那就得不偿失了。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揭开母婴行业不为人知的内幕,扒一扒母婴圈常见的坑人套路。
套路一:假专业
制造话题“耸人听闻”
宝宝的健康无小事,所以往往是谣言的“重灾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管是网上一些点击量和转发量惊人的“专业科普贴”,还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所谓的“过来人”提点,都带有“耸人听闻”的色彩,让人不敢不信。以宝宝日常补充的营养素--维生素A为例,一直以来都流传着“维生素A不需要额外补”“每天补充维生素A会过量”的说法,理由也是言之凿凿:欧美等发达国家都不提倡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只对维生素D的摄入有所要求,难道还会有错吗?大错特错!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并确认属于中度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国家,而维生素D缺乏又是全球的共性问题,每日小剂量额外补充维生素AD是国情需要。国内的医学权威机构和专家会建议宝宝从出生起每天额外补充维生素AD(如伊可新),在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的同时,还能降低维生素AD缺乏风险,大量研究证实,维生素AD对婴幼儿促进骨骼发育、身高增长、健全免疫系统功能、维持视觉发育以及预防缺铁性贫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防止方案》、《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止方案》、《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均推荐了补充剂量:婴幼儿每日补充维生素A1500IU-2000IU,维生素D400IU-800IU。这个推荐剂量实际是根据0-3岁宝宝每日最佳摄入量制定的,每天补充是安全而且有效的。而家长们熟悉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的剂量完全符合标准(绿色伊可新每粒含维生素A1500IU,维生素D500IU;粉色伊可新每粒含维生素A2000IU,维生素D700IU),只要妈妈按照说明书每天1粒给宝宝补充,完全不会有任何安全风险。任何营养素大剂量服用都会有过量风险,不同的营养素中毒剂量也不同,维生素A的急性中毒剂量为一次性摄入30万单位(相当于200粒绿色伊可新),而慢性中毒剂量为每天服用5-10万单位(相当于33-66粒绿色伊可新),连续服用6个月左右,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中毒。而有的妈妈由于担心过量、中毒,选择了停服或间隔服,都难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是绝对不可取的,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反而是不利的。网络上传播“耸人听闻”消息的无非是两类人:博取眼球和卖货,家长们要学会用科学、理性的方式来判断,来对待。
套路二:纯忽悠
育儿用品“专属配套”
很多厂家和母婴店都会打着宝宝需用“婴幼儿专属、配套用品”的旗号,忽悠妈妈购买“儿童专用”食品和用品。不管它们价格如何高昂,依然备受妈妈们追捧,但其实多是噱头罢了。以儿童酱油、宝宝肉松、宝宝果汁等“儿童食品”为例,虽然包装上都会标明适合婴幼儿食用,且营养价值更高,可其中钠含量、糖含量和添加剂的含量并不少,营养成分和普通食品也没有太大区别。要知道,1岁以内的宝宝不宜添加盐、酱油、糖等调味料,长期食用容易影响味觉,养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还有一些本就不适合孩子的育儿用品,哪怕加上“儿童专用”的名号,也会对其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比如一度火爆的“婴儿专用矿泉水”,虽说硝酸盐、钠离子及固体残留物的含量低等,但矿泉水中的矿物含量较高,宝宝饮用后肾脏负荷大,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宣称可清火降燥、调理肠胃的“清火宝”,其实就是披着“清火”外衣的高价糖水,对宝宝尤其是新生儿有害无益。总之,妈妈在购买育儿产品时一定要慎之又慎,看准品牌和口碑,且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书,务必做到心中有数。
套路三:不靠谱
“带娃神器”不可或缺
一说到“带娃神器”,不少妈妈都会很感兴趣,如果带娃可以省时又省力,又有谁能拒绝呢?但是,有些在母婴圈中代代相传的“带娃神器”,实际上却成了“坑娃神器”。比如几乎每个妈妈都会准备的“婴儿床围”,本是希望能够对婴儿起到保护作用,但如果宝宝不幸卷入床围和床垫之间的缝隙里,很有可能因为缺乏活动技巧或力量而无法扭头摆脱,从而存在被勒住、压迫导致窒息的潜在危险。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婴儿床上不应安装床围。还有常见的“学步车”,传统观念认为可以帮助宝宝尽快学会走路,事实却并非如此。宝宝在学步车里双腿需要撑开,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下肢骨骼、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变形,导致罗圈腿。而且,学步车将宝宝固定在其内,会使其失去依靠自己摸索学会走路的过程。不仅如此,学步车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宝宝难以控制自如。因此,应避免给宝宝长时间且过早使用学步车,最好是不要使用。究竟是不是“带娃神器”,妈妈不要光听信一人之言,只有多学多问多积累,才能有自己的判断。
鄂ICP备2020020502号-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