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以上的婴儿,单纯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一般在每天乳量达1000ml或每次哺乳量超过200ml时,应添加辅助食品,以保障婴儿的健康。
1.添加目的
(1)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随着消化系统酶分泌的逐渐成熟、胃容量的增加、牙齿的萌出,小儿对食物质和量的需求不断增加。母乳中所含的铁、维生素等均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改变食物的性质,为断奶做好准备:食物从流质、半流质逐渐到固体食物的过渡,有利于训练小儿的咀嚼功能,满足小儿摄入量增加的需要。
(3)逐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食具由奶瓶改为匙、杯、碗,7~8个月用杯喝水,9~10个月开始有主动进食要求,用手抓取食物,1岁后自己用勺进食,锻炼了小儿进食的自理能力。
2.添加原则
(1)添加方式:根据小儿营养需要及消化能力循序渐进,适应一种食品后再增加一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
(2)添加时机:天气炎热或患病期间,应减少辅食量或暂停辅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3)食物质量:添加的食品应单独制作,不要以成人食物代替辅食,以保证质量。
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从少到多,也就是在哺乳以后,立即给予婴儿少量的含强化铁的米粉,用勺子进食,6-7个月的孩子可以代替一次乳量。
2、从一种到多种,比如蔬菜的引入,应该每一种蔬菜尝试1-2次/天,直到3-4天孩子习惯这种口味后再换另外一种,这样可以刺激孩子味觉的发育,另外,单一食物的引入也可以帮助了解孩子是否会出现食物过敏。
3、从细到粗,一般可以从泥状、茸状的食物过渡到碎末状的食物,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咀嚼。
4、从软的到硬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食物有一定的硬度可以促进孩子的牙齿萌出和咀嚼功能的形成。
5、需要注意进食技能的培养,尽量让孩子主动参与进食,比如7-9个月的孩子,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抓食物,一岁以后可以让孩子自己用勺子进食,这样既可以增加孩子进食的兴趣,又有利于锻炼孩子手眼的协调能力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关于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一种辅食一种辅食的添加,最初可以先添加强化了铁的米粉。
然后参考以下的的辅食添加原则:
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练习吞咽功能
由细到粗:泥----末----碎,练习咀嚼功能
由一种到多种:
已添加食物可以接着添加,新的食物必须一种一种的添加,每一种新食物需适应3~7天,观察宝宝大便有无消化不良,皮肤有无皮疹等过敏现象
每一种食物可能需要反复尝试多次方能接受
辅食添加的顺序
第一种食物:首先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第二种及以后食物可以这样安排
块茎类蔬菜泥--绿叶蔬菜泥--果泥--蛋黄泥--肝泥--鱼泥、肉泥
另外给大家说说辅食添加时,为什么蔬菜要放在水果前面呢?
宝宝一出生只对两个味觉敏感,一是甜,二是咸。如果先吃甜的水果,再吃蔬菜,有不少宝宝就会出现抗拒,导致辅食喂食困难,长大后可能会偏食挑食。
根茎类蔬菜中建议有甜味的黄南瓜、胡萝卜、红紫薯这类放在绿叶蔬菜后面添加。
1. 根据宝宝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情况,选择适合宝宝营养和口味的辅食,比如:面条、香蕉泥、豆腐泥、燕麦粥等。2. 选择宝宝喜欢的辅食来吃,可以给他们一些选择,比如:煮牛奶、混合的蔬菜汤、香椿汤、香蕉泥、橙汁、婴儿面等。 3. 选择宝宝可以接受的辅食,为了让宝宝吃起来更有趣,可以让宝宝在吃辅食时搭配一些水果,比如:苹果、葡萄、芒果、香蕉等,让宝宝享受着口感的美味。4. 为了让宝宝更健康,可以给他添加一些营养的食材,比如:小米、豆类、玉米、萝卜、豆芽菜等,这些含有丰富营养的食材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发育。
刚开始添加辅食可以给孩子吃强化米粉,水果泥,像香蕉泥、牛油果泥、火龙果泥等,孩子适应辅食以后,可以给孩子增加辅食品种,像南瓜泥,山药泥等。
婴儿辅食通常在6个月之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比如泥状食物:有菜泥,水果泥,含铁配方米粉,配方奶等。7~9个月可以吃沫状食物,比如稀粥、配方奶、肉沫、菜沫、鸡蛋、豆腐、水果、鱼肉等。还是10~12个月可以吃碎的食物,比如软米饭,烂面条、蛋黄,鱼肉,豆制品,香蕉,橙子等。一岁半以后孩子已经出牙了,就可以吃的和成人接近,但是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
目前建议宝宝半岁后就可以开始逐渐添加辅食。添加辅食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避免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腹泻的可能,一般是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由稀到粗,添加辅食后需要注意有无不适症状出现,尤其是有无过敏反应出现。
4—6个月的宝宝饮食仍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辅食添加以尝试吃为主要目的。添加的量从少量开始,即从1—2勺开始,以后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质及泥糊状食品。可依次提供铁强化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苹果汁调配),蔬菜泥(3—4种)后,水果汁或泥(果汁要从2:1,1:1兑水开始,然后再喝原汁,接下来是果泥)。
在6—8个月,应继续让宝宝吃泥状的、糊状的和半固体的食物。在7—8个月,要让宝宝学会吃高质量的菜粥或烂面条。这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的好食材,在这关键时期学会吃菜粥或烂面条,就可以顺利过渡到吃软饭或其他面食。
8-12个月宝宝
这阶段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全天三餐三点的饮食模式:即早晚喝奶,午餐和晚餐吃高质量的菜粥或烂面条,上午9点及下午3点左右各一次点心,一天共有6次。到8个月时大多数宝宝也能够吃“手指食物”(能被宝宝独自吃下去的食物)。到12个月时,大多数宝宝可以吃的食物类型和其他家庭成员一样。要避免可能引起窒息的
12-24个月宝宝
1—2岁之间是一个关键期,是逐渐向成人化饮食模式转变的交替时期。此阶段继续做好三餐三点的饮食模式。食物的种类和稠度要不断增加。原先不能吃的东西也要逐渐加入进来,由最初吃的粥、软饭、烂面条逐渐变成一些干饭,另外也可尝试小馄饨、饺子、馒头,薄饼等食物
宝宝添加辅食后,可逐渐添加鱼泥,一般在4-6个月左右,选择鱼类时可以优先考虑海鱼,因海鱼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含有DHA,可以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可以选择沙丁鱼、三文鱼、海鲈鱼、鳕鱼、银鱼、鲶鱼、石斑鱼、鲤鱼等,每周可吃1-2次。
婴儿蛋黄可以从四个月开始给吃,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吃三分之一,慢慢在往上加,吃多对宝宝肠胃不好,在吃蛋黄的同时也可以吃点其它食物,最好是先吃补铁食物,最主要的还是母乳或奶粉。宝宝一旦吃开辅食,就要多注意孩子的吸收能力和反应,如果不是适应,立即停了。
鄂ICP备2020020502号-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