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目标,要求孩子们了解电的用途,并且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它们的几种用途,以及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讲课分析老师可以把垫子用途种类电的用途方法等有关内容用卡片的形式打印出来,发放给孩子,供孩子们记忆,熟悉参考,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用电并达到注意用电安全的目的讲课反馈一学期已总结,把好的孩子进行表扬,鼓励有问题的孩子更正问题,以确保在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并指导电的用途
科学电的用途教案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电的用途;2. 掌握科学电在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学工具;2. 生活中使用到的电器、电机等实物。课堂活动安排:活动1:导入(5分钟)引入课题,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科学电用途的兴趣。例如:“你平时都接触到哪些用到科学电的设备或物品?”“这些设备或物品是怎样使用电的发挥功能的呢?”活动2:讲解(15分钟)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讲解科学电的用途,并指导学生了解各个电器的原理和功能。例如:“电灯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用途?”“电风扇是怎么运作的?在什么场合下会使用电风扇?”等等。活动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不同的电器或物品展开讨论,讨论它们的用途,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活动4:展示和分享(2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依次展示和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和观点。可以让学生用图片、实物或PPT等形式展示,并向全班讲解。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对展示内容进行评论。活动5:总结和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并放映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展示更多科学电的用途。鼓励学生思考和发散问题,如:“科学电在未来的用途和发展方向是什么?”等等。课后拓展: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要求他们选择一个电器或物品,进一步研究它的用途和工作原理,并写一篇小作文或制作一份展示,分享给同学们。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讲解、小组讨论和展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实物和图片等展示科学电的用途,增加了教学的可视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效果。
老师讲解,学生自主发言棉花做棉衣等
1. 认识各种盒子与其用途。
2. 利用废旧物游戏,增强环保意识。
3. 按照盒子共同特征分类。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盒子若干个(泡沫盒、纸盒、铁盒等),小粘贴。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盒子 1. 出示盒子:这是什么?这些盒子叫什么名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 幼儿分组观察讨论。
3. 师幼小结。
4. 幼儿操作讲述,比较盒子的不同。
小猫需要一个自己的家。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1.能够认识磁铁和磁力的特点及特性,知道小磁铁迷宫关的原理。
2.能够运用磁铁的性质熟练完成不同难度的迷宫闯关。
3.在游戏中对磁铁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及面对困难的挑战热情。
活动准备
解决问题所需材料:
迷宫卡3,大磁扣、小磁扣、小小鲨贴纸,材料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观察三张迷宫卡折页,将折页沿虚线撕成3张,按照迷宫1、2、3、排列出来。这三条迷宫路线有什么不同。
2、找到迷宫1的起点和终点。将大磁扣和小磁扣分别放在卡纸两侧,我们要用大磁扣带着小磁扣从起点开始,一路抵达终点。注意一定会按照迷宫的路线行走哦,看看谁能又快又准抵达终点。
3、反复玩几次,直到你能熟练的用大磁扣带着小磁扣顺利行走。
4、两人一起用同一张迷宫卡,开启pk模式,继续练习迷宫2
5⃣️、练习熟练后,让我们拿出迷宫3,将小小鲨贴纸贴在小磁扣上,用大磁扣带迷路的小小鲨回到他熟悉的家吧!
重点:在探索、制作等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及物体弹性的用途。
难点: 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活动的发现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1.在探索、制作等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弹性及物体弹性的用途。
2.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活动的发现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扩展知识:
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目标:
1、提高幼儿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2、能根据简单的图示折叠纸飞机。
3、观察纸飞机的飞行状况,能在比较中尝试改进纸飞机。准备:长方形纸若干,两种飞机折法的图示。过程:一、让纸飞起来1、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说:“小朋友,老师手里有一张白纸,你有什么办法让它飞起来?”2、幼儿说说让纸飞起来的办法。3、根据幼儿的提议,教师提问:“你们谁会折飞机?请举手。”(让会折的小朋友先折)4、视幼儿情况再提问:“那不会折的小朋友怎么办?”(幼儿互想办法)
活动目标1、了解小鸡出生的过程。
2、发展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对小动物产生爱心。
活动准备1、幻灯片:小鸡是怎么出生的2、声音:公鸡,母鸡,小鸡活动过程一、听听什么声音播放声音:鸡叫声音提问:请小朋友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知道小鸡是从哪儿来的呢?
(幼儿互说)二、听故事:可爱的小鸡1、教师: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那么小鸡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请小朋友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讲故事提问:瞧,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小鸡啊!毛茸茸的,他们,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1、实物引导,孩子能直观的观察到萝卜的外形,颜色,甚至可以闻闻味道,还可以切开让孩子看以下里面长什么样子。
2、书籍,卡片,水果切切乐等辅助工具。可以边让孩子看、玩,边问孩子胡萝卜是什么颜色的,白萝卜是什么颜色的,都是什么形状的,切开里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孩子自己根据自己知道的说出来,我们才能发现哪些孩子对萝卜不熟悉,哪方面不熟悉,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比较抽象,间接的方法是:
鄂ICP备2020020502号-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