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关于5以内加法的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 使幼儿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教具:加法计算题卡、数字卡片、计数器、加法计算示意图。
2. 学具:加法计算题卡(每位幼儿一份)、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通过游戏复习5以内的数字。
(1) 教师与幼儿玩“碰球”游戏,复习5以内的数字。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数1-5。
二、新课讲授
1. 引入加法。
(1) 教师出示加法计算示意图,向幼儿说明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 引导幼儿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 学习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1) 教师出示加法计算题卡,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计算。
(2)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在计算加法时,我们可以使用点数法或数数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3)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加法计算,提醒幼儿注意计算时的准确性。
3. 巩固练习。
(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计算任意两张卡片上的数的和,然后与旁边的幼儿核对答案。
(2) 教师请个别幼儿上讲台示范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集体核对答案。
三、结束部分
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2. 请幼儿完成加法计算题卡,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幼儿学习情况。
四、延伸活动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5以内加法的计算题卡,让幼儿巩固加法计算方法。
2. 请家长在家辅导幼儿进行5以内加法的练习,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步:幼儿能学会熟练地数数,首先幼儿要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后数数;其次是幼儿能熟练地从给出的某个非1的数开始往后数,比如从“5”开始数“6”“7”“8”等;然后是幼儿能熟练地从给出的某个非1的数开始倒数,如从“5”开始数“4”“3”“2”等。
第二步:幼儿能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例如:6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4往前数,往后数数。
第三步:幼儿能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10与5哪个大?2与4哪个大?
第四步:幼儿能学会念出完整的运算题目:幼儿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幼儿读出来是到了计算时,幼儿就知道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幼儿能认识个位与十位,能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和十位分别是几。
扩展资料
教幼儿进行计算:计算方法有两种
1、数手指加减法
2、“个、十位相加减法”
首先把十个指拇伸直,把前面一个数字弯曲手指数出来,加法在原来的基础上弯曲手指数出第二个数字,然后数出全部的弯曲手指就为答案。
减法在第一个数字数出后,把弯曲的手指伸直第二个数字个数,最后数一遍弯曲手指的个数就是答案
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基础,小学一二年级重点训练好孩子的计算能力,要求又快又准,可以记时训练,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可以做到又快又准。
要让孩子懂得速算的原理,才能记得牢,如果孩子不懂而背了口诀,意义不大,学就学比较正规的方法。
孩子运算能力提高了,为整个数学学习生涯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数学的核心是计算,一步算错,步步错,高年级100以内加减、连加连减、混合运算、应用大题等算错很多也是因为一个小计算错了。
所以,让孩子学好20以内速算,既容易又不容易出错的方法是“凑十法”和“破十法”。
一、“凑十法”是计算20以内加法的基础和核心,做题思路是,看大数,分小数,加剩数
首先要求孩子背熟10以内数的分成组合,有的孩子幼儿园大班就开始背诵分成和组合了,父母要重视,分成和组合如同乘法口诀一样,先背熟,为“凑十法”打下基础。
并且会背后孩子也不用数手指了,很多孩子初学10以内加减习惯数手指头,但是超过十再数手指就难了,所以一定要背10以内数的分成和组合。
比如,9+7=16,思路是,看到9,想到把7分成1和6,那么9和1就凑成了10,加上剩数6,等于16。如果分9,后面是7,那么就要分成6和3,7和3凑成10,加上剩数6,也是很快能得出答案的。分小数的目的是更加容易简便。
二、“破十法”是计算20以内减法的基础和核心,做题思路是,把大数分成10和几,用10减去减数,再加上分剩的数
比如,12-9=3,把12分成10和2,用10减去9等于1,再加上分剩的数2,等于3。
不论是20以内加减还是100以内的加减,计算的核心和重点都是“凑十法”和“破十法”,孩子掌握好后,能算得又快又好。
个别孩子喜欢数手指和列算式,虽然慢点,但是也能算准,父母不要着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计算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总之,20以内“凑十法”和“破十法”是凑整法的基础,是最简单的凑整法,是整十、整百、整千、整万的基础,也是加减法速算最常用的方法。
一加一等于二
一加二等于三二加二等于四
一加三等于四二加三等于五三加三等于六
一加四等于五二加四等于六三加四等于七四加四等于八
一加五等于六二加五等于七三加五等于八四加五等于九五加五等于十
横读或者竖读都可以的,都是加1或者减1。
一、5以内加法口诀 1+1=2 2+1=3 3+1=4 4+1=5 1+2=3 2+2=4 3+2=5 1+3=4 2+3=5 1+4=5
二、5以内减法口诀 5-5=0 4-4=0 3-3=0 2-2=0 1-1=0 5-4=1 4-3=1 3-2=1 2-1=1 5-3=2 4-2=2 3-1=2 5-2=3 4-1=3 5-1=4
三、0的加减口诀 0+0=0 1+0=1 5-0=5 5-5=0 0
乘法口诀,读儿歌五以内,也就是一一得一二的,一三得314得,415得522得423得624得八二五一四三三九三四四二三五一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关于5以内加法用加法列式的例子,我想谈谈我的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这个加法列式可以是长加法列式,比如1+1+1+1+1、1+2+1+1、1+3+1、1+4+0、这些列式结果都等于5,符合题目中提出的条件5以内,并且都是加法列式。当然我们还可以把列式中的顺序颠过来倒过去,比如2+1+1+1、3+1+1、4+1+0,其结果都是5以内。
第二个观点:这个加法列式可以是短加法列式,比如1+4、2+3、5+0,符合题目中提出的条件5以内,并且都是加法列式。当然我们也可以写成4+1、3+2、0+5其结果都是5以内。
综上所述,5以内加法用加法列式的例子该怎么用列式显示出来,只要没有长列式和短列式的要求,只要没有要写几个列式的要求,我们在答题时尽量简单化,写短列式,随意就好。比如1+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4的组成。
1
方法一
步骤/方式一
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要求是:
(1)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2)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3)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
步骤/方式二
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数,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步骤/方式三
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步骤/方式四
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鄂ICP备2020020502号-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