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用品

小梅鱼与梅童鱼的区别?

2024-09-17 05:56:03人气:351编辑:栀莲

如果不是名称不一样,估计很多人都分不清梅童鱼、梅鱼和小黄鱼的区别。记得小时候跟老妈去菜场买鱼时看到梅童鱼还吐槽“这小黄鱼咋这么小?”时被老妈教训过才知道这些黄鱼系“堂兄弟”的区别。

为什么说它们是“堂兄弟”呢?因为从分类来说,梅童鱼和小黄鱼都是鲈形目、石首鱼科的鱼类,再细分下,梅童鱼属于梅童鱼属,小黄鱼、梅子鱼都属于黄鱼属。我们可以理解成,它们同属于一个大家庭,血缘相近,却又不是亲兄弟。

梅鱼又称“梅子鱼”,因为以前在舟山渔场形成小黄鱼的渔汛(集中捕捞季节称为渔汛)时节时正值梅子成熟,所以被称为“梅子鱼”。还被称为小黄花、小春鱼,它除了和梅童鱼外形很像,和大黄鱼也蛮像“亲兄弟”,但梅鱼永远都不会长成大黄鱼,因为两种鱼不是同一个品种。

正常大小的梅鱼,要比梅童鱼大一些,最大体长约20厘米,体重200~300克,侧扁,体背灰褐色,腹部金黄色,尾柄长为其高的2倍。口宽而倾斜,上下颌略相等。头及身体被栉鳞,鳞较大,背鳍及臀鳍鳍条膜上有2/3以上被小圆鳞。臀鳍鳍条少于10个。

梅鱼为近海底层结群性洄游鱼类,栖息于泥质或泥沙底质的海区。产卵场在沿岸海区水深10~25米,越冬场一般为40~80米,鱼群有明显的垂直移动现象,黄昏时上升,黎明下降。清以来黄花鱼就是供奉朝廷的贡品,清末名士周楚良就为它写下了“白花不似黄花好,鳃下分明莫误求”的诗句。

梅童鱼又俗称大头、细眼,顾名思义,它的头大而圆钝,眼睛却较小,而且无眼睑。不过因为梅童鱼体长一般在9~14厘米,体重也只有16~50克,它的大头就没那么明显了。

梅童鱼体长形,侧扁,尾柄细长;体上部呈灰褐色,下部腹侧艳黄色,背鳍棘部边缘及尾鳍末端黑色。口大而斜 ,口角达于眼的后缘。全身被鳞,鳞易脱落。侧线发达。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间有一凹刻,将背鳍分成两部分,棘部由8根鳍棘组成,似三角形,基底短,鳍条部似长方形,基底长;臀鳍具2棘;尾鳍楔形。

梅童鱼栖息于近海、河口和港湾的泥或沙泥底质水域,不作长距离洄游,为温水性鱼类。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黄海、东海数量较多。常用流刺网渔具捕捞,底拖网渔具可兼捕。《台州府志》里描述梅童鱼:“似石首而小,黄金色,味颇佳,头大于身,人呼为‘梅大头’。出四明梅山洋,枚名‘梅鱼’。或云:梅熟鱼来,故名。”

梅童鱼以鲜吃为主,梅鱼可以深加工出口;虽然是“堂兄弟”,但梅童鱼和梅鱼的价格差别比较大。之所以有这样的差价,其原因还是物以稀为贵。梅鱼的捕捞产量要比梅童鱼高,梅童鱼的产量要比梅鱼少,它味道又好,价格自然就高了。

梅童鱼的产量少,价格高,肉嫩,含水分多,因此不适合深加工,就以鲜吃为主。小黄鱼产量高,肉质虽然也鲜嫩,但比梅童鱼的水分含量低,很适合水产深加工,可以做成香酥鱼之类的休闲食品和鱼肉糜,还会出口到俄罗斯等一些国家。

正宗的野生小黄鱼应该是大黄鱼的幼崽,也可以称为黄花鱼,因通体金黄而得名,我们舟山这边也叫“黄鱼种”。两种鱼的区别在尾巴和鳞片,梅鱼尾短粗鳞片大,黄鱼种尾细长鳞片略小。“梅童鱼”嘛就是鱼头特别大。

选鱼时新不新鲜,要看眼球和鱼鳃。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清亮;鳃盖紧密,鳃色鲜红的,说明这鱼是鲜的。和其他鱼类一样,如果鱼体表鳞片易脱落,不完整,有破皮的,则说明这鱼不鲜。另外,还可以摸一摸鱼。鲜鱼的肉质紧实有弹性,手指压后能立即恢复,掂在手里头尾不弯曲。时间长了的死鱼,手指松散很软,手指一压就是一个凹陷,且不会回弹。

小黄鱼、梅童鱼、梅鱼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这两种鱼的鱼肉也都呈蒜瓣状,且肉质鲜嫩刺软,老少皆宜。但相比起来,梅童鱼比梅子鱼更鲜美。

舟山人最传统的做法除了清蒸,配点酸咸菜煮汤,汤味酸中带着鲜甜,真正美味。梅童鱼还富含磷质,新鲜的梅童鱼在暗地里能发出萤石一样的光亮,白白的,像银子般。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访问电脑版 | 返回首页 | 育儿吧

鄂ICP备2020020502号-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