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提出了认知(智力)发展的阶段理论:
第一个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年龄层约为0-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形成了客体永久性(当某一物体从他们眼前消失时,他们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不会认为它消失了,然而刚出生的婴儿会这样认为)。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们只会对父母的逗弄作出被动反应,即使用感知运动手段反应外界刺激,和自然界一些低等生物一样。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产生探索的欲望,产生主动感,由不随意的被动反应转变为随意的主动反应。
细化研究数据表明,6-7月大的婴儿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他们害怕陌生人,拒绝与母亲分开。
不过父母们也不必因此感到烦恼,这是婴儿的发展规律,是形成亲密关系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为前运算阶段,开始于2岁左右,儿童逐渐学会用符号去指代某样物品。例如,上了幼儿园和学前班之后,儿童学会使用小棒去代替数字,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列竖式等基本数学技巧。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无法理解抽象概念,家长和老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或实物来进行教学和指导。
除此之外,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还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以及自我中心和泛灵论。
以泛灵论为例,儿童自己是有生命、有意识地,他就会认为身边的一切都像自己一样,例如认为花草树木都有痛觉。对于这一点,随着儿童认识的增加,自然能够知道人类与世间万物的区别。
第三个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为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基本上都在读小学,在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逻辑运算能力。
不过,由于其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的阶段,因此无法将这种能力运用于抽象问题的解决。
对此,可以将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老师可以通过应用题来促进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而父母则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使用抽象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寓教于乐,总之,纯粹的书本教学只会阻碍孩子思维的成熟。
此外,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达到守恒,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儿童思维达到成熟的标志。
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儿童面前摆放两个容量相同的玻璃杯,一个是普通的杯子,另一个杯子较长、较细,先往普通杯子里注满水,然后将其倒进另一个玻璃杯,接着问儿童:两个杯子里的水哪个更多?亦或是一样多?
大部分儿童都回答细长杯子里的水更多,只有8岁左右的儿童回答一样多。自此,皮亚杰认为8岁是儿童获得“守恒”概念的转折点,也标志着他们思维发展的成熟。
第四个阶段为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阶段,称为形式运算阶段,约为11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儿童可以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形式去解决抽象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好进入中学,其认知水平的发展与老师的教学密不可分。然而,有一点值得注意,那便是青少年的思维依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形象性,这要求老师和家长不可操之过急,教育应该循序渐进,避免断层式的教育。
鄂ICP备2020020502号-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