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

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3~6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特点。?

2024-02-04 02:12:42人气:295编辑:敏函

一、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1.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3~6岁婴幼儿认知发展特点。?

3-6岁儿童认知发展特点是什么 :

很多家长普遍觉得3-6岁的儿童不如3岁之前好管教,这是必然的,因为3-6岁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一个朦胧期,这个阶段儿童心理发展速度不一,特点也比较混杂,所以说想要教育好3-6岁的儿童,就需要家长好好掌握3-6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下面给父母详细介绍一下3-6岁这个阶段每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让父母的家庭教育更轻松,那么3-6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是什么呢?

3-6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1.儿童3岁的时候

儿童3岁的时候是一个心理生长过渡期,3岁之前儿童属于无条件接受期,但在3岁之后儿童逐渐有了判断观念和选择性,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和潜意识,因此一旦到了3岁,儿童逐渐表现出逆反心理,出现和家长对着干的的表现,这是正常的,需要家长改变教育方式和儿童沟通。

2.儿童4-5岁的时候

儿童到4-5岁的时候这种叛逆心理会尤为突出,这个时候儿童好奇心会变得很重,而且经过3岁那一年的认知和思维转换,在4-5岁的时候,很多事情会首先自己拿主意,而不是寻求父母的意见或是听父母的安排。而且因为行为能力的增强,导致心里的还会生出模仿的意愿。情绪起伏也变得很大,会有兴奋、安静、害怕、紧张和愤怒等多种情绪交替。家长此时要做好正确的引导,避免儿童性格偏执,出现极端表现。

3.儿童6岁的时候

6岁相比较4-5岁的时候,儿童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判断,而且逆反心理会相较的减少。有了2年的叛逆,儿童已经知道自己家庭、幼儿园和生活中的运转规律,对一些事物和人也能做出正确判断,所以逆反心理会小很多。但同时接触的事物更多,所以好奇心会加重,而且还会变的依赖性很强,也会变的很固执,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十分抗拒,很容易情绪化。

三、婴幼儿期的语言认知发展的意义?

所谓儿向语(儿童导向语言),是一种专门说给幼儿听的语言。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所用的词句、语调、语速等)都需适应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考虑宝宝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成人在了解宝宝当前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在交谈中以略高于其水平的语法、语义和语言内容与其进行交谈。

儿向语是对宝宝语言的重复、扩充和评价,是宝宝能理解或经解释能够理解的规范的语言形式,而不是儿化语。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

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四、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因素有三个:

1、知觉者因素:

知觉者作为知觉的主体,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着社会知觉过程。而知觉者已有的经验、对他人的价值判断以及个人的情感等又是其关键因素。另外,即使是对于同一个知觉对象,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知觉。这种知觉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各自主观状态的不同。

2、知觉对象因素:

在知觉过程中,知觉对象本身的内在因素也会对知觉产生影响。对于优点多的知觉对象倾向于做出积极、肯定性的判断。知觉对象知名度大小也直接影响着知觉者的社会认知。知觉对象的复杂程度也对人们的社会知觉造成影响。知觉对象的特征也是影响知觉的一个重要因素。

3、知觉效应:

由于受各种主客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反映客观现实,尤其在对人的认识时,可能会产生种种偏见,进而影响到知觉的准确性。因此,这些知觉过程中出现的偏见也是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下面四种:即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定势效应、刻板效应、晕轮效应。

五、0到3个月的婴幼儿的认知发展?

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人们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过程。对婴幼儿而言,认知是出生后。个体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吸收知识时的方式和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能力。根据婴幼儿的思维特点,成人在对3岁前婴幼儿进行教育时,要注意提供真实的情境、材料或实际事物的模像,帮助他们准确地理解事物;在运用言语进行说明时,语言要形象生动,内容要与幼儿的经验相联系,为幼儿的抽象思维奠定基础。

(一)0-1 岁

1.促进宝宝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平衡觉等的发展

1 个月看红球。

4-6 个月,可以玩“忽上忽下”的游戏。就是将宝宝抱起进行上下移动,时高时低。

5 个月摇动带响的玩具,引导宝宝寻找声源。也可以播放一些童谣、歌曲让宝宝听。

分辨苦、咸、甜等味道。

洗澡的时候,抚摸全身。

2.引导宝宝认识五官,知道自己的名字。

全家统一用一个名字呼唤宝宝,逗引宝宝。

玩“照镜子”游戏,抚摸镜子里的人,认识脸部的五官,如:耳朵、眼睛、鼻子等。

3.引导宝宝认识家庭生活中的日常物品及熟悉的环境

0 个月时,可以让宝宝听名称指出物或图片。或是让宝宝自己选择喜欢的玩具。

(二)1-2 岁

1.发展宝宝的感知能力

给宝宝品尝不同口味、颜色、质地的食物。

认识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

2.引导宝宝学习指认事物

提供图片、照片或实物,让宝宝找物品。

如:把宝宝的鞋子、袜子、帽子等衣服或者玩具和大人的物品放在一起,要求宝宝:“把**(宝宝的名字)的东西拿来。”

3.引导宝宝记住家庭成员、玩伴的名字

4.家长要多向宝宝介绍物品的特征

如:知道烫的东西不能碰。让宝宝找出红色的积木等。

5.家长和宝宝进行唱数字歌、玩数数游戏

如:“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6.感受音乐和尝试尽心美工活动

跟着音乐做简单的模仿动作。

创设一定空间的涂鸦墙,如:瓷砖墙、大纸张等,让宝宝大胆玩色彩,尝试涂涂画画。

玩撕纸、黏贴纸的活动。

(三)2-3 岁

1.引导宝宝认识常见动植物

如:观察蚂蚁搬粮食、蝴蝶飞的情景。

2.让宝宝知道物体的不同

知道有大小、长短、色彩、形状等特征。如可以问宝宝“哪个积木大?哪个积木小?”

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等属性。引导宝宝进行触摸,并用语言引导说:“这个很硬,这个很软。”

3.引导宝宝知道上下、里外

如:“把玩具放到桌子上,把玩具放到盒子里”。

4.指导宝宝涂涂画画

家长可以提供油画棒、蜡笔、水彩笔等,指导宝宝进行涂鸦。

让宝宝开展捏泥、撕纸、黏贴、印画等活动。

5.引导宝宝感受不同的声音

可以利用家中的勺子、瓶子、小碗等让宝宝敲敲打打。

6.指导宝宝学习点数

如:边捡玩具边数,一个两个三个……

家长可以慢慢教会宝宝口数 1-10,只要能像顺口溜一样说1-10 就可以了。

六、如何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家庭中游戏的形式包括父母邀请宝宝一起玩、父母加入到宝宝正在进行的游戏中、父母将游戏活动整合到日常养护中。虽然说宝宝是游戏世界的主角,但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与引导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益于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宝宝早期全面发展。

七、青年人在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而青年?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挫折就放弃梦想,不能因为理想的遥远就变的迷茫。我们当代青年人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引导当代青年人走上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要有承上启下的关链步骤中有所作为,这样不但可以亲眼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可以实现中国梦。

广大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加强学习、自觉奉献青春、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与此同时还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

八、认知发展的技能?

思维训练、逻辑推理、总结提炼、逆向思维、反省能力、时间管理、破除小巷思维。

九、社会认知偏见的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成见与偏见相似,都是事先对交往对象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虽然从概念上看成见的内涵小、外延大,即除了包含过激的偏见外,还包含对交往对象不过激的固定看法,但在日常使用上,与偏见相同,主要指事先对交往对象形成的过激的、固定的看法。同时,偏见又常常和歧视联系在一起,但两者有区别,偏见主要指态度,歧视则主要指因存有偏见的态度而引起的不公平、不合理的行为方式。

十、社会认知研究的范围?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的过程既是根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又必须通过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和归纳)来进行。社会认知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访问电脑版 | 返回首页 | 育儿吧

鄂ICP备2020020502号-12 All rights reserved.